首页

TS女王论坛

时间:2025-05-25 13:14:42 作者:镜观·回响|浦江奔涌传薪火 海派融新纳百川 浏览量:18397

  描绘出更亮丽的民生画卷(人民论坛)

  “我们牢记使命,挑灯夜战,只为点亮更多生命之光。”走上“委员通道”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吴蓓丽委员说,老百姓沉甸甸的期待,让她和团队扎实做好基础研究,让新药研发跑出加速度。

  每逢全国两会,民生话题总是备受关注。人民网开展的2024年全国两会调查中,超600万名网友选出十大热词,“就业”“医疗”“养老”“教育强国”“社区治理”等民生领域词语位列其中。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这件大事里,包含着每家每户每个人的“小事”。更稳定的工作岗位、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可靠的养老保障、更有质量的学校教育……一个个民生领域的“更”,标注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代表委员履职尽责的关注焦点。回应民之所盼,汇聚民意民智,共商发展大计,是这场春天的盛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生动彰显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显著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引导激励广大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民生温度是关键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8.4%,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惠及上千万家庭……2023年成绩单上一个个数字背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施工图上一个个民生指标,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担当。“如今集体资产超过10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500万元”“去年新建、改扩建学校20所,新增学位9680个,还要不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委员捎来了当地发展的好消息,也思考着新一年的新打算。今天的中国,人民群众得实惠,人民生活在改善,人民权益有保障,彰显着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价值追求。

  说一千,道一万,如何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至为关键。纵览代表委员事关民生的议案、建议和提案,都来自履职尽责的调研、专业深入的思考,一头连着百姓冷暖,一头连着社会发展。代表委员奔走在人民群众中间,把群众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转化为意见建议,让政策决策更加科学民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出不少“民生红包”,从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到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从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到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一项项具体的任务书、施工图和政策清单明确了努力方向,想方设法补短板,锲而不舍抓落实,就能描绘出更亮丽的民生画卷。

  安徽省亳州市全民健身指导中心主任陈静代表常和“一老一小”打交道,走访调研的笔记写了厚厚一大本:“在基层更能感受到我们的民生保障水平在稳步提高,也更能体会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增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就一定能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创造有劲头、有盼头、有奔头的美好生活。

  周珊珊 【编辑:房家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北京降雪将影响明日早高峰出行 交管部门提示→

  王振江介绍,《条例》对施工总承包单位未按规定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施工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未实行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建设单位未按约定及时足额拨付人工费用,建设单位或者施工总承包单位拒不提供或者无法提供工程施工合同、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有关资料等违法行为,规定了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其中的一些违法行为还规定了责令项目停工、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等处罚。

学习·故事丨从“3820”战略工程感悟习近平的民生牵挂

“进博会及中国的开放实举坚定了我们在中国市场发展的信心与决心,”王皓说,作为中国医疗体系的深度参与者,期待通过进博会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凭借得天独厚的全球资源与技术优势,加强医疗领域的国际交流,实现全球共创。

探馆:低空经济如何“飞”入生活?

在火热的整备场上,像他们这样在“大火炉”中穿梭的“清肺医生”还有很多。整个暑运期间,他们每个人每天来回穿梭在股道之间,检查近9列130多辆车的空调和电气设备,保证每一辆上线运营的列车设备正常。(完)

东博会获多国官员点赞 合作共赢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出台《关于同意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四省在部分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批复》,鼓励各地积极探索高职院校的招生自主权落实。

“胡志明同志在广州”展览开幕

“我们村的特色就是一条河、一条路,河流旁边就是庄,是典型的山区村,但茶叶与旅游资源明显。”东石笋村书记汪昌华说,从1999年开始,20多年来见证了东石笋村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兴旺的发展历程。如何进一步将景村、茶旅深度融合,做靓当地特色的研学+旅游大IP?汪昌华说,当地正积极谋划,创新农旅深度融合方式,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加快升级。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